——2024年9月27日在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涧西区财政局局长 符 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涧西区2023年财政决算和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重振涧西区,重塑高新区”目标,精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412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1.5%,加上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收入,收入合计656960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7926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3%,加上上解、债务还本等支出,支出合计62218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477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92万元,加上新增政府专项债券和转移支付补助等,收入合计422659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84614万元,加上债务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支出合计40152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1136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2453万元(主要为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资金),上年结余收入6759万元,当年安排支出879万元,年终结余8333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631万元,支出完成4319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31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15058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7370万元(全部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债务限额与年初债务余额
2023年,省财政厅核定全区政府债务限额为749934万元(一般债务限额176634万元,专项债务限额573300万元)。
年初全区政府债务余额为511583万元(一般债务余额16712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44460万元)。
2.债务转贷收入与还本付息情况
2023年,全区政府债务转贷收入247602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2002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35600万元)。
全区债务还本支出12823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923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900万元)。
全区债务付息支出18739万元(一般债务付息支出5383万元,专项债务付息支出13356万元)。
3.年末债务余额
2023年末全区债务余额746362万元(一般债务余额173202万元,专项债务余额573160万元)。
(六)区本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
2023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收入120580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528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5292万元。
在预算执行中,我区按照政策规定进行资金分配,其中专项转移支付主要安排项目:教育2148万元,科学技术114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356万元,卫生健康3286万元,节能环保2005万元,城乡社区412万元,农林水1003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325万元,商业服务业2222万元,其他专项391万元。
二、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聚焦增收,提供坚实财力保障。一是培育涵养财源。多措并举开展招商引资,全年新引进企业26家,夯实税源基础,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联合税务、街道、社区等相关力量落实税费政策,截至年末,辖区内12家重点企业实现税收增收7500万元。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84641万元;全年发行专项债券228700万元,支持产业园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城乡供排水管网等16个重点项目建设。
(二)统筹资金,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一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支出66758万元,推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筹措8004万元完成延秋小学、希望路小学改扩建等项目,加大薄弱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力度,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筹措29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45808万元,落实优抚对象、退役安置等补助标准,确保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等基本生活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三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卫生健康支出30829万元,用于加大公共卫生领域资金投入,增强疾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逐步提高医疗保障补助标准。四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筹措道路建设与提升改造资金6934万元,积极保障武汉路南路、孙石路打通等市属重点工程建设,便利群众出行;筹措11000万元,用于修建城乡供排水管网系统,惠及群众2.5万户;节能环保支出3241万元,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河渠治理等环保整治成果。五是助力乡村振兴。农林水支出2913万元,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六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34万元,落实城市书房建设、文化站免费开放、基层综合文化站补助、文物保护等工作,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三)助企惠企,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2023年落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04166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轻装上阵,减负前行。二是兑现各项扶企资金。2023年安排涉企资金55668万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四)强化管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一是严格编制部门预算。将“过紧日子”作为部门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重点保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项目。二是规范政府采购监管。全面推广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实现日常零星货物采购在线监管。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评审职能。2023年共评审各类财政投资项目156个,送审金额23203万元,审定金额20133万元,审减金额3070万元,平均审减率13.23%,充分发挥财政评审“节水阀”作用。四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圆满完成2023年隐债化解目标任务,完成率247.14%,债务等级为绿色,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2023年预算执行平稳有序,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预算平衡难度较大;库款保障吃紧,财政运行较为困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受国际局势加剧、国内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经济运行的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面对新的压力与挑战,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严格执行区人大批准的预算,着力强化政府资源统筹,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预算执行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
区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全区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424300万元。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9972万元,为预算的54%,同比下降18%。主要原因是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年上半年入库抬高基数。
区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全区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为425300万元,在预算执行中,新增上级补助和一般债券资金安排支出48102万元,实际安排预算支出为473402万元。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1426万元,为预算的57.3%,同比下降10.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上半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5569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和债券转贷收入。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上半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814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收入。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上半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474万元,支出完成3976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
2024年初全区政府债务余额为74636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73202万元,专项债务余额573160万元。
上半年,全区政府债务转贷收入475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转贷收入4800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2700万元。
全区债务还本支出92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300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9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224万元(全部为一般债务)。
截至2024年6月,全区债务余额为78466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72702万元,专项债务余额611960万元。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全区基础财源增长乏力,新生财源见效缓慢,面对日益加大的“三保”压力和刚性支出,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经济运行的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区属国企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金融政策持续收紧,融资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区重点任务,严格执行区人大批准的预算,聚焦“保三保、防风险、促发展”工作思路,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财源建设,夯实财政收入基础
持续强化同税务、街道办及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联动,认真分析研究税收入库形势,强化“协同作战”意识,加大对主体税种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督查、监控和催缴力度,尽全力实现全年收入目标工作任务。紧跟上级政策导向变化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及时申报新增专项债券,助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二)紧盯预算目标,发挥财政资金效能
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持续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建立以“轻重缓急”为核心分类保障机制,树立财政资源约束意识,全面加强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削减低效无效支出,筑牢兜实“三保”底线。健全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绩效与预算编制、审核、支出的有机衔接,用好绩效评价结果,切实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筑牢风险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全面加强债务风险和财政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做到时时摸清债务底数,加强地方债务风险形势研判,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对区属国企的还本付息情况要“未雨绸缪”,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通过对项目和资金的积极争取,获得上级支持,缓解财政压力,确保不发生区域债务风险,将债务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加强专项债券收益管理,对新发行专项债券项目,优化运转模式,提升项目收益率。
(四)深化改革提升,抓实国企国资管理
强化资产管理机制,推动形成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履责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机制。持续强化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工作,推动形成区属国企主业清晰、优势突出的业务板块和子公司结构。强化企业考核导向,完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多方面多角度动态科学调整国有企业年度经营业绩目标及考核比重,确保对企业考核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五)落实财政监督检查职责,健全财会监督体系
推动构建财会监督体系,加强财会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绩效评价等其他各类监督检查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着力将各类监督检查结果与完善政策、改进管理、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加大对重大项目投资、重点民生资金、国有资产、政府债务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力度,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预算法定,严格贯彻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积极配合支持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不断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我区的财政工作面临艰巨的考验,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将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持续增强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推动涧西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4103050003
网站联系电话:0379-64823389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