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在洛阳市涧西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涧西区财政局局长 符 强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涧西区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重振涧西区、重塑高新区”的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抓落实,全力以赴促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保稳定、惠民生、防风险等财政重点工作,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区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数为424300万元,执行中按程序调减收入预算75300万元,调整后收入预算为349000万元,全年实际完成35236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96%,同比下降12.8%。因新增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新增一般债券转贷收入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440617万元,全年实际完成4001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0.8%,同比下降16.5%。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区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年初预算数为11232万元,执行中按程序调增收入预算2872万元,调整后收入预算为14014万元,全年实际完成1410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因调整收入、新增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472994万元,全年实际完成44940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同比增长16.84%。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2453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等,实际安排支出2535万元。
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988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等,实际安排支出4858万元。
5. 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省财政核定全区债务限额93825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80134万元,专项债务758124万元。年初全区政府债务余额746362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73202万元,专项债券573160万元;当年债券转贷收入389724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5600万元,专项债券374124万元;年末全区政府债务余额111846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75077万元,专项债券943383万元。
(二)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1. 聚焦增收,增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财税协作,确保颗粒归仓。加强对宏观形势和税收收入结构的分析研判,加强与税务部门、自然规划部门对税源信息的共享,强化协作机制,查找增量税源,确保应收尽收。全年争取免抵调税收5500万元;推陈出新,在全市率先开发上线房产税小程序,夯实辖区内房产税税源基础;凝心聚力,联合税务、街道等相关力量,通过职能部门座谈、企业走访调研等方式,开展落实税费政策、培育巩固税源、服务市场主体等工作,全年辖区内16家重点企业实现税收增收8260万元。
二是积极筹措资金,着力推动发展。紧抓政策“窗口期”“机遇期”,准确把握资金投向,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支持,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15171万元,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新增债券资金271624万元,支持城中村改造安置、老旧小区改造、城乡供排水管网系统、信息技术科技产业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持续推动全区项目攻坚提速进位、产业发展提级造势、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争取再融资债券118100万元,有效降低债务成本,优化债务结构,减轻偿债压力,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科学统筹安排,加大重点支出保障力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将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全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不必要支出,集中财力落实惠民政策,以财政力度保障民生温度,切实将有限的财政资金落在“刀刃上”,用在“紧要处”。
一是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支出69999万元,严格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推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筹措7310万元,落实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筹措50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项目,更新计算机教室67间、教师备课电脑4217台和网络互动录播教室45间,有力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筹措2385万元,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加大薄弱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力度,完成东方二中、东升三中及原市二高操场改造,筹措578万元,推进珠江路、建设路幼儿园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优化硬环境,提升软实力,促进区域教育扩优提质。
二是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5097万元,加大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落实优抚对象、退役安置等补助标准,确保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等基本生活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三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卫生健康支出27122万元,其中,公共卫生支出6598万元,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计划生育支出7218万元,用于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区级配套支出1765万元,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应保尽保。
四是推动城市人居环境提升。持续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优化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2646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助推宜居环境提档升级。增发排水防涝综合设施国债16093万元,用于工人文化宫周边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等6个项目。争取中央基建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5430万元,用于小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项目,惠及107200户群众。今年以来,我区对辖区48条道路进行系统改造提升,打通城市交通堵点,优化交通通行能力,完成新疆路断头路打通、广州路、陕北二路等12条道路单循环改造和周山大道等道路断面改造工程,不断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度和城市宜居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是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安排农林水及产业项目资金12389万元,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工农街道三岔口社区健源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三岔口社区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辛店街道董窑社区草莓基地项目、大营社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建项目,以及农村道路白改黑和农村供水管网改造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六是支持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27万元,落实城市书房建设、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文物保护等工作,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其中:安排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118万元,城市书房建设和运营193万元,长安体育公园、衡山路足球场提升改造等120万元,苏式建筑群修缮等600万元。
3. 服务助企惠企,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全年减免税费14700万元,助力市场主体提振信心、纾困发展,促进税收与经济良性循环,提升财源转化成效。
二是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持续推进“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做优存量、扩大增量、积蓄动能,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全年安排涉企资金21981万元,涉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专精特新”、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等,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4.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科学管理
一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持续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一盘棋”理念,群策群力、降本增效,集中财力兜牢“三保”底线,推进实施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按照《涧西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预算结果有应用”的全链条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规范政府采购监管。全面推广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实现日常零星货物采购在线监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三是充分发挥评审职能。坚持依法依规评审,创新评审模式,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结)算评审工作。全年送审金额103196万元,审定金额85765万元,审减金额17431万元,审减率16.89%,充分发挥财政评审“节水阀”作用。四是风险化解有力有序。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强化债务管理,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用好国家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等政策优化债务结构,缓释债务短期偿付风险,稳步推进化债,认真落实中央“一揽子”化债政策,合法合理有序化解债务。五是强化国企监管职能。优化国有企业布局,对区属企业优质资产重组整合,成立洛阳国苑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AA级信用评级,形成1个AA+,3个AA的国企信用评级体系。精简企业层级结构,形成一级企业管资本、二级企业管产业、三级企业管运营的国企架构。开展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激励国有企业良性发展。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新建项目培植税源需要一定周期,收入增长动能暂未充分释放;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等支出需求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收支平衡压力加大。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预算法》等有关规定,综合分析全区财政形势,2025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重振涧西区,重塑高新区”的总目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提高财政支出效率,进一步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为奋力开创现代化涧西建设新局面贡献财政力量。
(二)全区预算安排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全区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63300万元,增速3%;加上级补助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全区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73200万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3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等,全区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3614万元。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2448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1730万元,全区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178万元。
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736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等,全区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365万元。
5. 政府债务资金安排情况
2025年,全区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66493万元,全部为一般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3155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付息5209万元,专项债务付息26349万元。
(三)2025年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
2025年主要支出政策坚持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财力保障。2025年统筹安排财政预算资金288824万元,重点安排以下支出:
1. 支持民生事业保障力度。一是强化民生保障和稳定就业,加强就业帮扶,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岗位技能水平。二是促进医疗卫生资金均衡配置。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辛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水平。三是支持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学前教育普惠保障,加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支持教育信息化校园网提升项目建设、东升一小南院建设、珠江路及建设路幼儿园二期工程建设等教育相关项目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 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发力。一是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争取设备更新专项资金,支持已过审重大设备更新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助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建设发展。三是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是支持人才创新引领驱动,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助力“河洛英才计划”“百名科技人才入企计划”等引育留用工作。
3. 支持城市功能提档升级。一是多措并举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城市更新和城区韧性提升。二是强化对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力度,支持道路修建、提升、延伸等项目建设,完善路网交通体系。支持管网建设及改造,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功能。三是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改造等,不断完善群众住房保障,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4. 支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为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二是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三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四)2025年财政工作主要举措
1. 以稳为本,培育涵养财源。坚持培植涵养财源,切实提升财税质效。强化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协同,培育更多更稳固的财源增长点。强化财税联动工作机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助力经营主体纾困发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促进税收和经济良性循环。坚持“项目为王”导向,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围绕“两重”“两新”政策支持方向,把握对上争取资金窗口期、红利期,全力争资争项。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夯实财政保障能力,涵养财源“活水”,激发发展“活力”。
2. 以改为要,加强预算管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将“过紧日子”理念贯彻到预算编制、日常执行、监督全过程,分类分层压支出、调结构、盘存量,集中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和全区重点支出领域。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以零为基、以效促用,构建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统筹有力、讲求绩效的预算安排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重点领域绩效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3. 以严为实,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两个优先”,优先足额编列“三保”支出预算,始终将“三保”支出放在预算安排的首位。库款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持续做好库款动态监测。全方位、全流程对资金支付情况进行跟踪监控,按时动态掌握“三保”支出执行进度、“三保”可用财力等相关情况,及时发现“三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财政运行风险研判,确保“三保”资金精准高效落实,“三保”支出不出风险,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4. 以保为先,聚焦民生福祉。始终将民生支出摆在优先位置,强化底线思维、加强资金统筹、发挥保障作用。稳步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水平,做好乡村振兴、污染防治、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民生保障,强化财政对稳就业的支持,助力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稳步增进民生福祉。
5. 以防为重,严控债务风险。强化债券资金“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落实穿透式监测和绩效评价,努力提高债券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立项,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风险监管体系和排查机制,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分类推动融资平台公司降数量、提规模、促转型,支持其逐步发展为独立运作、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财政预算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下,以处处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时勇挑重担的使命感,积极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为加快“重振涧西区、重塑高新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4103050003
网站联系电话:0379-64823389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12号